據中新社報道,肇始于數月前的新一輪人民幣升值步伐,目前已引發(fā)市場恐慌。輿論擔憂,鑒于外需狀況未根本改善及勞動力成本的持續(xù)上漲,本輪來勢洶洶的人民幣升值或將成為壓垮很多外貿出口企業(yè)的“最后一根稻草”。
數據顯示,今年4月1日至5月27日的36個交易日里,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連續(xù)16次創(chuàng)出2005年匯改以來新高,并在5月24日一舉突破6.19的心理關口,讓許多人直呼“看不懂”。
對于本輪升值行情的來由,業(yè)界普遍認為與資本流動大有干系。美國量化寬松政策尚未退出,歐洲、日本的貨幣政策寬松持續(xù)。相形之下,人民幣匯率相對穩(wěn)定、無風險,對套利資金形成了極大吸引力。廣州市虎頭電池集團有限公司國外貿易部區(qū)域經理張小敏告訴中新社記者,今年以來,該公司出口額比去年同期下降了9個百分點,這其中,匯率的影響占了很大比重,“這一勢頭對我們出口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!
張小敏所在企業(yè)的困境,很多外貿企業(yè)中均有所體現。更為致命的是,在人民幣升值預期持續(xù)存在的當下,很多出口企業(yè)開始不敢接長單,進而導致兩個后果的產生:一是單量不夠,二是大量短單導致企業(yè)綜合成本大幅上升。廣東宏陶陶瓷有限公司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負責人告訴中新社記者,為了避險,該公司只有盡力將升值導致的潛在成本轉嫁給客戶,“在談時就跟客戶講明白,升值成本由他們負擔。”她說,行內大部分商家都這樣做的。
但顯然,上述“策略”能夠奏效的前提是客戶的購買欲較強且具有足夠購買力。在外需未得以根本改善的前提下,很多精打細算的客戶還是傾向于價格更低、更有穩(wěn)定性的訂單。該負責人無奈地說,“我們的很多訂單都流失了,向越南、印度和土耳其轉移,這些國家的勞動力成本相當于我們十年前的水平,價格自然更有競爭力!
有分析認為,面對持續(xù)數月的本輪漲勢,央行有必要適時介入,適當穩(wěn)定匯率、避免形成持續(xù)升值趨勢,促使市場修正預期,減少熱錢流入。海關方面,應加大出口退稅力度、促進通關便利化,幫助外貿企業(yè)渡過難關。
長期而言,應著力于實現貿易平衡和國際收支平衡,在解決了外匯市場長期存在的供求失衡后,逐步放松交易要求,以促進外匯市場走向成熟。